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学会观察 懂得积累 乐于表达——构建小学第二学段“习作”教学体系的尝试
引用本文:龙慧.学会观察 懂得积累 乐于表达——构建小学第二学段“习作”教学体系的尝试[J].吉林教育,2006(7):57-58.
作者姓名:龙慧
摘    要:一、如何认识“习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方面,在不同的学段用了不同的概念:第一学段(1-2年级)是“写话”,第二学段(3-4年级)和第三学段(5-6年级)是“习作”,第四学段(7-9年级)是“写作”。运用不同概念的目的是使不同学段有不同的要求,体现教学的梯度区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潘新和先生在《“写话”、“习作”与“写作”辩正》一文中对“习作”作出阐释:“从教师的角度看,‘习作’只是在教学情境下进行的写的训练,是一种教学行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是一种虚拟的写作,不是一种真正的写作。”

关 键 词:第二学段  习作教学体系  语文  课程标准  小学  教学情境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