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残留物”视角下的现代旧体诗人主体——以郁达夫为例
作者姓名:杨一鸣  王欣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
基金项目: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疆族际共享生活文化空间研究”(19CMZ030);
摘    要:新世纪以来,重写文学史实践对具体作家的具体作品进行了再关注,以郁达夫旧体诗为代表的现代文学启蒙话语体系下的一类“残留物”进入学界视角。作为一种古老的民族艺术形式,重新审视旧体诗在现代文学发展中的生存境遇,关系着现代文学面貌的完整呈现。从现象学层面出发,某一时期文学景观的还原往往也是人文思潮的再呈现,即根源在于“人”的认识,因此对现代旧体诗的研究理应始发于作者主体这一基点。对于郁达夫旧体诗的再研究,首先应将旧体诗语言作为一种先验存在,对郁达夫的主体养成影响进行考察,再回归历史中主体选择的现场,以此重新判定郁达夫旧体诗地位,此思路不仅可以拓展20世纪旧体诗的观察、探索空间,更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提供新的思考和启发。

关 键 词:“残留物”  郁达夫  旧体诗  创作主体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