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民国时期民营小报市场结构的特点
作者姓名:陶喜红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
摘    要:民国时期的报纸行业中,除了官报、政党报纸和团体报纸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具有很大影响力的报纸类型--民营报纸。所谓民营报纸,“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去界定。广义概念应是,凡以民营形式经营的报纸都是民营报纸。狭义的概念,应是专指既为民有也为民营的报纸”。①在民营报纸阵营中,除了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民营报纸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受众群体较少、发行量不大的民营小报,其特征是“篇幅短小,一般为八开或小于八开的小型报纸,它以消遣性为主旨,内容包括新闻、小说、随笔、游记、小品文、新旧体诗词、掌故、影戏舞动态、社会知识和生活话题等”。②民国时期,各地出版的小报多数利用民间资本创办,并且以民营形式出现。因此,除了少量的党派小报和社团小报之外,绝大多数小报都属于民营性质。民营小报成本低、定位明确、经营灵活,风格比较适合普通百姓的口味,在市民中具有较大的需求空间。从民国初期到1937年,全国一些大城市商业发展速度很快,对市民文化市场的形成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小报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占领一席之地,并在一段时间内取得突破性发展,成为中国报业历史上一道景观。本文拟借助产业经济学的市场结构理论来分析民营小报,以期从新的角度认识与理解民营小报的竞争生态。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