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学古文教学中的扩散性思维
引用本文:文英.中学古文教学中的扩散性思维[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9(11).
作者姓名:文英
作者单位:湖北襄阳师专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打破思维定势,活跃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看问题的能力,古文教学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就象一个多棱镜,人们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这也正如苏轼的诗句所说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读者根据作品形象所体会到的思想意义,有时会超出作者的原意,甚至产生不同看法。这就叫做形象大于思想,即艺术形象所包含的意义,大于作者原来的思想。这种情况,在中学古文教学中,经常可以遇到。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多重主题。就是一篇作品,作者的立意是这样,而读者根据形象所体会到的却是那样,形成一篇作品两个以上多主题的现象。例如《愚公移山》这篇文章,作者原意是说愚公挖山不止的精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