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壮族民歌的“情”与“风格”及其在教学中的贯彻
引用本文:金北凤.壮族民歌的“情”与“风格”及其在教学中的贯彻[J].中国教师,2007(Z2).
作者姓名:金北凤
作者单位: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摘    要:壮族民歌的情感内涵,在本质上是与壮族的天性以及壮族在其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独特民族心态、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密切相关的。主流是爱,而且常常表现为一种深沉和广博的"爱",具有社会生命与自然生命、自然精神与社会精神水乳交融的特点。壮族民歌在"情"的表达上,以物寄情的方式较为突出,并且具有强烈的行为性。壮族民歌的音乐风格依然保持着与生活、自然和生命的巨大亲和性,以及采用有大二度音程和声的二声部或多声部群体性歌唱的特点和由壮族语言声调特性生发出来的歌唱特点。

关 键 词:壮族民歌  情感特征  表达特色  音乐风格  教学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