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幼儿文学中的悲剧意味及其审美效应
引用本文:黄云生.幼儿文学中的悲剧意味及其审美效应[J].幼儿教育,1993(10).
作者姓名:黄云生
摘    要:幼儿文学向来被人称作快乐文学,它充满爱、童心和轻松愉快的趣味。其实,也不尽然,幼儿文学中也有一些作品是带有悲剧意味的故事。最典型的例子是安徒生的著名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悲惨的故事已经在全世界包括幼儿在内的孩子们中间流传了一百五十年,深得大人和小孩的共同喜爱,可称得上不朽了。可见幼儿文学也可以有悲剧意味的作品。这和幼儿文学是快乐文学的说法并不矛盾。不错,欢快、明朗、充满温馨的爱心,应该是幼儿文学的主旋律。然而,世界复杂多变,事物有不同层面。在现实生活中,除了和煦的春风和明媚的阳光,毕竟还有阴霾和风暴。幼儿不可能完全与之隔绝。他们从来到人世间那时开始,便不断与生活中的各种事物、人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