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学生集体的建构——《马卡连柯教育文集》摘编
引用本文:陈桂生.学生集体的建构——《马卡连柯教育文集》摘编[J].河南教育,2003(7).
作者姓名:陈桂生
摘    要:马卡连柯 (1888—1939),乌 克兰著名教育家。 他用16年时间, 先后创立“高尔基 工学团”和“捷尔 任斯基公社”两个 半工半读的少年 集体,并据以建立集体主义取向的教育理论,在国际教育界影响甚大。 关于教育过程,历来存在“以教师为主体”与“以学生为主体”的争议。在我国还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折中之见。其实,“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概念,“主导”是与“从属”相对的概念,没有“客体”,也就无所谓“主体”,而无论是“以学生为客体”还是“以教师为客体”,都甚不可行。 马卡连柯的见解与上述三种见解的区别在于,他不是把教育活动作为教师个人或学生个人孤立的活动,也不是把师生关系简单地归结为教师与学生个人之间的关系。依他之见,构成教育过程的能动要素,除了教师和各个学生以外,还有更加不可忽视的能动要素,即“学生集体”与“教师集体”。尽管学生集体是由集体中一个个的学生所组成的,而集体则具有有别于各个学生个性的关系属性。这种关系属性,不是各个学生个性的总和,而是学生之间各种错综复杂的具体关系的总和。所以,学生集体本身可能具有教育的力量。不过,学生集体不可能自发地形成,它有赖于教师的培养。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学生集体是教师的“教育客体”,而教师是学生集体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