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主体感应的变异:《现代》及其诗人群
引用本文:孙克恒.主体感应的变异:《现代》及其诗人群[J].西北师大学报,1987(3).
作者姓名:孙克恒
摘    要:中国现代新诗的发展,到三十年代,不论其诗情的内涵或实绩,在不断充实与更新的同时,更拓展了它与现实、与心灵世界的多向性联系,语言及情绪结构,也产生较大的变化。新诗开始走向成熟,更能满怀信心地面向廿世纪新诗学的涌动。《现代》及其诗人群,是这一新诗现象的突出代表。本文详尽分析了该刊的时代背景,在现代诗坛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深入、细致地考察了足以代表这一诗群总体特色的诗人:戴望舒、李金发、艾青,金克木与林庚,陈江帆、李心若与玲君等诗作面貌及其不同个性。尽管《现代》文化自由主义立场限制了它的视野、声音,但从一种新的现代意识诗化为艺术感觉,诗歌作为解决因现代生活的“失调”所做出的紧张努力,以及它在诗歌语言艺术的建树等方面,则是出色的,特别是那些传达现代都市景观及其文化心态表现的诗。本文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对以上论题做了添补空白的有益探索。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