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古音研究的新突破——评张渭毅《中古音论》
引用本文:高永安.中古音研究的新突破——评张渭毅《中古音论》[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6(2):65-67.
作者姓名:高永安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北京,100872
摘    要:一、《集韵》和《集韵》研究有宋一代,小学类工具书蜂拥而出,其中,韵书的刊刻也形成了一个高峰。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等重修《切韵》《唐韵》而成《广韵》以后,又于景佑四年(1037年)成《礼部韵略》,宝元二年(1039年)成《集韵》,前后大约30年,由官方编定三部有重大影响的重要韵书,这种现象本身就是值得研究的。三部书中,当然以《广韵》影响最大,那是因为人们把它当成了《切韵》的替代品。其次,《礼部韵略》也产生过重大影响,那是由于士子博取功名必须依从此书。惟独《集韵》,虽同为官修韵书,却“刊行稀少,流布不广”1](页2)。其实,在这三部著作中,《集韵》卷帙最大,收字最多,内容最复杂。但这也正是此书流布不广的原因1](页2-6)。由此可以想见,《集韵》编辑难,流传难,研究更难。

关 键 词:中古音  张渭毅  《中古音论》  《集韵》
文章编号:1671-6132(2007)02-0065-03
收稿时间:2006-10-03
修稿时间:2006年10月3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