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忠孝”与“孝忠”:中国道德史的考察
引用本文:王子今.“忠孝”与“孝忠”:中国道德史的考察[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15,31(2):1-9,141.
作者姓名:王子今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北京,100872
摘    要:"忠"和"孝"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双轨,长期发生重要的社会伦理承载作用。自秦汉帝制政体形成之后,"忠"成为政治道德的基本原则。而"孝"与"忠"的结合,得到"移孝作忠""以孝事君"的解说。"忠孝"一体的道德宣传及社会不同层面程度有异的认同,成为中国思想史中影响久远的文化现象。"忠孝"和"孝忠"是古代文献遗存中的两种表述形式。在中国传统道德的主流形态中,"忠"通常占据着更重要的地位。而所谓"移孝于忠"与"求忠出孝",又体现出"忠"和"孝"的特殊关系。

关 键 词:    忠孝  孝忠  政治道德  社会道德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