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碑刻所见十八世纪北京内城民俗的机制变化
引用本文:鞠熙.碑刻所见十八世纪北京内城民俗的机制变化[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7(2):75-82.
作者姓名:鞠熙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宗教民俗学的中国问题”阶段性成果。
摘    要:明清之际,北京城市民俗在外在形式上虽然没有太大变化,但民俗承担者及其传承动机却大有不同。从585通北京内城碑刻来看,进入18世纪以后,北京内城不仅出现了立碑高峰,而且修庙立碑的主体也由明代的官员太监、清前期的汉族官员转为了普通市民,且碑阴题名中第一次出现了行会与商号的名称,具有自治色彩的民间组织层出不穷,女性组织开始出现,反映出社会转型的事实。如关帝圣诞、丫髻山进香等民俗活动虽与明代一脉相承,但民俗传承的主体与动因都发生了根本转变。这表明,将民俗作为资源而加以改造利用的行为,不仅存在于现代社会。碑刻资料有助于我们深入民俗的表面形式,发现其内在机制。

关 键 词:北京内城  城市民俗  内在机制  碑刻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