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羡归公与清代两淮“盐义仓”制度的成立 |
| |
作者姓名: | 谢祺 |
| |
作者单位: |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
| |
基金项目: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华中师范大学项目 |
| |
摘 要: | 通过对清初盐业赈济和河道疏浚经费相关制度的回顾,表明了这两项经费都来自于盐商的捐输并给予盐商沉重的负担。同时盐商运销过程中的沿途官员的陋规索需也十分巨大,进一步加重了盐商的负担,加重成本、影响销售。盐商寄望于返程运输粮食的赈济效果,希图皇帝能够取消地方官无度的陋规索需。耗羡归公后,雍正帝革除了沿途地方官的过度陋规、浮课。虽然盐商获得了更多利益,但是归公后的耗羡之外,盐商仍然不敢不向各地衙门缴纳部分已经被革除的额外陋规。为了避免官员收受额外陋规,雍正帝和盐政当局建立盐义仓,将这笔额外陋规直接用于赈济和服务河道疏浚。这种盐义仓制度是既有的盐商缴纳赈灾疏浚经费制度的延续和发展,实质上包含了盐商和盐政当局保卫耗羡归公成果、反官僚腐败的意义。
|
关 键 词: | 盐义仓 粮食捐输 陋规 耗羡归公 反腐败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