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隐喻认知视域下《老子》中的“象”
引用本文:张弓也.隐喻认知视域下《老子》中的“象”[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2):7-11.
作者姓名:张弓也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医药与博物双重视域下本草的哲学研究”(23XZX006);
摘    要:近年来隐喻认知被广泛应用在传统典籍的解读中,但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思维方式与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隐喻认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按照莱考夫等划分的本体隐喻、结构隐喻以及方位隐喻对《老子》中的“象”进行重新分类,可以发现本体隐喻有较好的适应性,而结构隐喻则需要分情况进行讨论。因传统思维立足于“时间”产生,故《老子》中的方位隐喻并未达到预期的重要性,反而关于时间的“象”更加重要。故“本体”展现《老子》对“道”的探讨,又通过“结构”与“方位”来形容“道”,使“道”在保留超验性的同时可以进行言表与分析。

关 键 词:隐喻认知  意象思维  老子  “象”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