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名数化聚教学的思考
引用本文:张青秀.名数化聚教学的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2005,25(Z1):179.
作者姓名:张青秀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摘    要:名数的化聚是小学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在掌握这部分知识时,容易产生概念模糊,高级单位和低级单位的混淆,化、聚换算掌握得不好等问题,其原因有三点:1.传统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2.在教学中没有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而直接导入抽象概念,由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理论概念的环节,重视不够。3.死搬硬套,使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化、聚的内涵。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在教育理念上己达成“以人为本”的共识,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引导”上下功夫,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意识,对解决小学生掌握名数的化聚问题是十分有益的。一、自然过渡,导入主题名数化聚的知识是把实际生活中的名数单位问题理论化、系统化。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应用到,这就为教师自然过渡到课题提供了一条通道。例如,时间单位的问题,老师应尽可能从实际出发,用亲切的语气问:同学们,你们早晨是几点起床的?晚上又是几点睡觉的?一节课有多少分钟?把抽象的问题生活化,学生能从中感悟到时间的概念,再学习起来就容易了。二、重视参与,主动探究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再创造”。名数化聚的知识学习,不是让学生被动掌握教师给出的结论,而是由学生亲自参与,主动的、富有个性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