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故乡》中的第三个“故乡”
引用本文:李鸿春,刘萍.《故乡》中的第三个“故乡”[J].甘肃教育,2001(9).
作者姓名:李鸿春  刘萍
作者单位:永昌三中,永昌县城关学区 甘肃 永昌 737200,甘肃 永昌 737200
摘    要: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故乡》历来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其编写意图是让学生了解 1840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辛亥革命的不彻底,中国农村经济日益凋敝、农民生活日益贫困的现实;领会鲁迅先生对被压迫被剥削农民的深切同情和造成其生活贫困的社会根源的深深思索;激发人们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小说突出一个“变”字。从故乡人物的变化,故乡环境的变化,“我”的心情的变化等诸方面组织材料,展开情节,揭示主题。   关于故乡之“变”,历来分析甚多,但大多从两个方面着手,即记忆中的故乡和现…

关 键 词:《故乡》  第三个“故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