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窦娥冤》的理想化色彩
引用本文:姚茂栋.《窦娥冤》的理想化色彩[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1).
作者姓名:姚茂栋
摘    要:读《感天动地窦娥冤》,从中可以窥见蒙古贵族统治下的元朝社会高利贷盘剥,流氓地痞横行,吏治(?)败,人民有冤无处伸的黑暗现实,正是在这样社会背景下,剧中塑造了窦天章擿奸发覆,为主人公窦娥平反昭雪的清官形象,必然要带有剧作家关汉卿个人理想化色彩。首先表现在窦天章仕途方面。据考,元政府不行科举长达78年之久,断绝了下层知识分子仕进之路。即使开科取士,汉人也仅占录用人数万分之一、二。元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人民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等,在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