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宝玉哭灵”情节的不同诠释——从小说、戏曲到影视剧作品 |
| |
作者姓名: | 周文霞 王菊艳 |
| |
作者单位: | 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常熟,215500 |
| |
摘 要: | 《红楼梦》中"宝玉哭灵"这一情节对塑造宝玉性格有着很大的作用,通过简洁概括的语言表达了宝玉的伤心欲绝,但高鹗的续书表达相对简单,不够精彩;越剧和黄梅戏则通过唱腔唱词,传达了宝玉对黛玉至死不渝的爱情,以及他对世俗的怨恨和叛逆;1977年版的电影《金玉良缘红楼梦》,侧重彰显其叛逆性格,表达悲怨心声;1989年版由谢铁骊改编的长篇电影《红楼》与两个电视剧版本,对这一情节的演绎比较简单。相比之下,戏曲版本的诠释较为成功和精彩。
|
关 键 词: | “宝玉哭灵” 情节 小说 戏曲 电影 电视剧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