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意义·形态·原则:教师人本化管理
引用本文:季俊昌.意义·形态·原则:教师人本化管理[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4,19(2):4-6.
作者姓名:季俊昌
作者单位:东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山东,东营,257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管理创新的实践与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人本化”的教师管理 ,就是凭借“人本”的手段 ,实践“人本”的理念 ,实现“人本”的目的。教师人本化管理的意义是 :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为教育创新创造条件 ,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为教师的幸福人生搭建平台。人本化管理又分情感沟通管理、教师参与管理、教师资源开发管理、教师自主管理和学校文化管理等五种形态和层次。教师人本化管理应遵循全员互动性原则、全程开放性原则、全面发展性原则

关 键 词:教师管理  人本化  意义  形态  原则
文章编号:1008-2816(2004)02-0004-03
修稿时间:2003年12月9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