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职业教育如何促进社会流动——机理、向度、限度及其进路
作者姓名:瞿连贵  李耀莲
作者单位:玉溪技师学院职教研究所;玉溪技师学院
基金项目:2020年度云南省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研究课题“强化高职院校党组织政治功能研究”(项目编号:2020DJZS032);2019年度玉溪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    要:基于职业的流动和基于能力的发展是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本质特征。现实中,职业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转变思想观念、拓展区域空间和职业领域、提高收入水平和就业层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职业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难以支撑受教育者向乡村流动,受教育者难以向高层次就业发展和通过职业与技能向上流动,以及他们返乡后生存发展遭遇新困境等。为此,有必要提升职业教育赋予受教育者发展能力的水平、拓展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的范围空间、构建旨在强化职业教育促进社会流动功能的制度保障,以此加快类型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增强人才的社会性流动,提升人才的社会配置效能。

关 键 词:职业教育  社会流动  机理  向度  限度  进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