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发展历程及教育理论述评
作者姓名:廖辉  文正东
作者单位: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四川,乐山,614004
基金项目:该文系廖其发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教育部“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历史经验、现存问题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批准号DGA010240
摘    要:我国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教育,涉及农村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暂不涉及)。前人对此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如20世纪20、30年代梁漱溟在邹平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在定县的平民教育运动、陶行知提倡的生活教育、黄炎培的职业教育,都是立足于教育救国,立足于依靠教育改造农村。他们的理论和实践在今天仍有价值。当然,时代变迁了,也不能生搬硬套。改革开放以来,土地下放承包的推行,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民工流动不时见诸报端,学者专家从教育、哲学、地理、人口、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做了不少的理论分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转移的模式等作了大量研究,该文就此作些介绍。

关 键 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  模式  农村教育
文章编号:1001-8794(2006)05-0007-04
收稿时间:2005-11-07
修稿时间:2005-11-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