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从鲁迅《药》的英译本看修辞手法的可译性限度
引用本文:李方佳.从鲁迅《药》的英译本看修辞手法的可译性限度[J].文学教育(上),2010(3):138-139.
作者姓名:李方佳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摘    要:译文是理解原作的一面镜子。译文能否如实地反映原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原文的修辞手法能否在译文中再现。由于英语修辞历史悠久,而汉语修辞源远流长,各自都具有十分丰富的表达方式,故对修辞手法的翻译一直成为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译文若不能正确表现原文的修辞手法,就不能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思想和风格,即使大意差不多,也会削弱原文的语言感染力。为此,本文在分析英语修辞手法可译性的基础上,仅就鲁迅作品中所使用的一些主要修辞格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由于各民族间思想上的共性,所以修辞具有可译性,又由于中西文化间存在差异,所以修辞的翻译存在各种障碍。

关 键 词:修辞手法  可译性  可译性限度  比喻  重复  习语  借代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