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中学诗歌教学误区初探
引用本文:顾冠群.中学诗歌教学误区初探[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1994(5).
作者姓名:顾冠群
作者单位:湖南冷水滩市七中
摘    要:误点一:诗歌教学中的“不读”和“死读”。 诗歌是用精炼、形象、富有节奏感的美的语言材料来装璜生活中的美。因而,它具有极强的美感。有人生怕伤及它的整体美,以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借口,采取极不负责的态度,把它划为“课外自读”科目。这与老师将一个色、香、味俱全的苹果密封在一只精致的盒子里,使学生无法辨味,又有何异呢? 也有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之经验,在“读”字上狠下功夫,潜心于“认读”、“领读”、“朗读”、“默读”、“背读”、“想读”等等之法的研究上,还自鸣唯其如此,才能既不损诗的整体美,又可体味出诗的“意”来,殊不知“读”不出层次(即由表及里,由语言框架到意境蕴含),“读”那也只能停留在识记和积累上,远未达到“审美”、“鉴赏”的境界。其结果只能是“读诗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