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作为“意象”与“美”的《庄子》之“道”
引用本文:闵卓.作为“意象”与“美”的《庄子》之“道”[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1).
作者姓名:闵卓
摘    要:《庄子》的“道”是“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自本自根”“生天生地”(《大宗师》);就是“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齐物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又是支配天地万物的;万物按着它的要求而运动,自然而然地发展;已经发生变化了,自己还不知是这样:这就叫做“道”。由此可知,《庄子》所说的“道”,是存在于人的感觉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然而道又“无所不在”,体现在天地万物身上。如《知北游》篇说,道存在于蝼蚁之中,稊稗之中,瓦砖之中,屎尿之中……。道“复通为一”,万物都体现道,都因受道的支配而相通,成为—个整体。由于道虽然“无为无形”,却又“有情有信”,这就使“道”带着一种诗境的深邃与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