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本源、价值与借鉴——评期待可能性理论
引用本文:唐稷尧,詹坚强.本源、价值与借鉴——评期待可能性理论[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6):49-56.
作者姓名:唐稷尧  詹坚强
作者单位:1.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四川,成都,610066
2.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10031
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青年基金项目(2002年3月15日文).
摘    要:期待可能性理论是存在于西方大陆法系犯罪论的特定语境中的理论。期待可能性是人的意志自由程度的外在表现形式。该理论的价值之一在于对人性的关怀,并使罪责建立在更为科学与公正的基础上。在司法活动中,期待可能性要素可以作为衡平因素以克服成刑法的局限,但期待可能性理论固有的缺陷使该价值与成刑法的基本价值取向存在潜在冲突。虽然期待可能性理论在我国犯罪构成理论中没有对应部分,但它的基本精神值得我国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借鉴。

关 键 词:期待可能性  刑法  价值取向  犯罪构成  意志自由
文章编号:1000-5315(2004)06-0049-08
修稿时间:2004年4月16日

On Expectation Probability Theor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