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中国不同时期大学生人生观、国家观状况调查与分析
引用本文:金瑾如,丁春平,高峰,方亚琴.新中国不同时期大学生人生观、国家观状况调查与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10(2).
作者姓名:金瑾如  丁春平  高峰  方亚琴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渤海大学;
基金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重点课题“不同时期大学生人生观、国家观、民族观的历史和现状调研”(06MLZB08ZD)
摘    要: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确立什么样的人生观、国家观,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重大问题。为真实地了解新中国以来大学生人生观、国家观的变迁与发展,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就读过大学的人士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国际交流的日益广泛,大学生人生观、国家观的特点发生了变迁:即由一元价值观转向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和谐互融,由单纯的理想主义转向理想与现实的动态平衡,由激情关注转向主动关注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由绝对乐观主义向乐观主义与忧患意识的合理共存。为此,今后应坚持不懈地加强大学生人生观、国家观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引领大学生人生观、国家观教育的方向;切实落实"三全育人"的体系,提高大学生人生观、国家观教育实效。

关 键 词:大学生  人生观  国家观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