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二胡移植作品现象分析
引用本文:王云飞.二胡移植作品现象分析[J].黄河之声(科教创新),2017(12).
作者姓名:王云飞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艺术系,山东 青岛,266100
基金项目:2016年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项目《二胡移植作品现象分析》研究成果
摘    要:二胡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弓弦乐器,二胡发展一百年来,出现了非常多动人心弦、脍炙人口的作品,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在这些作品中,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种类,即传统及民间乐曲、原创性作品和移植作品。其中,二胡移植作品指将已创作成型的某一声乐或器乐作品,通过一定的手法,移植到二胡上进行演奏。这些作品以地域划分,可分为中国作品和西方作品;以移植本体划分,可分为声乐作品(包括戏曲唱段)和器乐作品。这些作品数量庞大,风格、种类繁多,在二胡曲目库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并在各大音乐赛事、演出中上演率极高,形成了特有的移植作品现象。移植作品从早期移植传统作品或古曲的《汉宫秋月》、《高山流水》、到五六十年代移植其他个性较强的民族乐器或民族唱段的《江河水》、《洪湖人民的心愿》、再到八十年代至今的移植大量外国作品《流浪者之歌》、《引子与回旋》、《卡门主题幻想曲》等,对二胡的演奏技巧的开发、音乐内涵、风格、音色、律制、张力、审美定义的多元、以及对创作作品的技术、乐思、发展需要,教材建设需要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使得二胡这一民族乐器向着深层次、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关 键 词:二胡移植作品  二胡移植作品现象  二胡移植作品影响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