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留守儿童的怨恨滋生与攻击性的生成
引用本文:刘德林.留守儿童的怨恨滋生与攻击性的生成[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2(1):50-52.
作者姓名:刘德林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    要:怨恨是个体在体验到伤害或挫折后所产生的隐忍性情绪。留守儿童的生存境遇使其易于体验到伤害或挫折,滋生不平情绪。而其心理特质上的软弱无力性常常使其心有不甘地隐忍这种情绪,沉淀成怨恨。留守儿童一旦滋生了怨恨,就有可能生成攻击性。这种攻击性既表现为对外在对象施加损害性言行,同时也对自己渴求的肯定性价值或同伴特质加以诋毁和贬低。攻击性是源于滋生怨恨的留守儿童的基本需要得不到满足的必然反应,同时也是通过攻击性来宣泄怨恨和解脱自身的无能感与精神折磨。

关 键 词:留守儿童  怨恨  攻击  宣泄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