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中国“说书”的系统记录
引用本文:易德波.关于中国“说书”的系统记录[J].中外文化交流,2002(6).
作者姓名:易德波
作者单位:丹麦人文学科高级研究学院 研究员
摘    要:中国说书——世界口头艺术的瑰宝从宋朝(960—1279)起,就有历史资料证明职业化讲故事,即明朝以后的所谓“说书”在中国不仅存在,而且广受欢迎。在城市化的日益发展中,说书人已成为市场和集市的固定角色。这种艺术经过发展延续至今,仍然基本保留着口头传承的形式。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地方上有着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说书活动。问题是,面对现代媒体和现代生活方式,这门艺术能否流传到第二个千年?21世纪伊始,出生且成长于上个世纪早期的说书艺人均已步入暮年。但他们中许多人作为这门传统艺术的大师,仍然相当活跃。20世纪的战争和革命,曾让说书人的生活条件大起大落。而近年,他们又需要面对一个新时代。在这个时代里,工作、休闲、娱乐方式和从前显然不同,人们的习惯和观念发生着非常深刻的变革。我们今天已经很难知道,在现代化媒体技术来临之际,说书人的口头艺术能否继续支撑下去。我们认为,现在该是国际社会负起责来,保护这种独特的口头艺术的时候了。新的媒体技术是对于说唱艺术的一种威胁,也应是保护这些现存艺术的一种绝佳手段。扬州评话——令人自豪的一种地方说书传统从整个中国来看,口头说书的历史可以从文献中追溯到1000多年以前;从地方上看,那些迄今仍然活...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