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哲学如何走向外在主义?--维特根斯坦意识理论及其后现代意义 |
| |
作者姓名: | 岳兵兵 陈高华 |
| |
作者单位: | 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辽宁大连116024 |
| |
摘 要: | 外在主义通常被认为是认知科学和现象学“彻底逆转”后的走向与发展成果。然而文章认为,外在主义在分析哲学中有其存在论基础与根源,尤其在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叙述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词符号的形而上学研究介入对预期、意义、信仰等内在意识状态或过程之具体概念的逻辑分析中,并与此同时对传统的内部意识模型进行了彻底的消解与批判。从其整个分析哲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外在主义思想发微、凸显于前期维特根斯坦向后期维特根斯坦转变的过程中。在分析哲学这种走向的影响下,外在主义思想成为未来哲学理论研究的生长点和出发点,揭示并体现了维特根斯坦哲学“理论维度丰富性”和“历史影响广泛性”的后现代意义。
|
关 键 词: | 外在主义 分析哲学 维特根斯坦 意识 后现代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