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简论“绵延说”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
引用本文:田益琳,宋芸.简论“绵延说”对意识流小说的影响[J].现代语文,2009(2).
作者姓名:田益琳  宋芸
作者单位:四川成都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611471
摘    要:从20世纪初开始,以詹姆斯·乔伊斯、弗吉尼亚·沃尔夫、威廉·福克纳以及普鲁斯特等为代表的小说家,在创作中撤出作者自我的介入,致力于描绘人物的无意识活动,特别是以自由联想为线索直接而且自然地展现人物意识的流动。这种创作手法即被称为意识流。按照公认的说法,威廉·詹姆斯有关意识流的阐述、柏格森的绵延说,以及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是文学意识流理论的三个主要来源。本文则试图在对柏格森的绵延理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探寻这一理论渊源如何对意识流这种创作手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 键 词:绵延说  意识流小说  影响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