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及其两侧晚石炭-早二叠世花岗岩大地构造意义
引用本文:刘宇崴,张铁安,杜兵盈.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及其两侧晚石炭-早二叠世花岗岩大地构造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0).
作者姓名:刘宇崴  张铁安  杜兵盈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区域地质调查所,黑龙江 哈尔滨,150080
摘    要:晚石炭-早二叠世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碱长、碱性花岗岩组合在嫩江-黑河构造混杂岩带两侧呈北东向展布。晚石炭—早二叠世的侵入岩组合则代表了后造山的伸展背景。碰撞拼合时代大约在早石炭世。区内晚石炭—早二叠世存在热侵位的基性、超基性岩和碱性花岗岩,并有晚石炭—早二叠世宝力高庙期陆相火山喷发。热侵位的基性岩、超基性岩、陆相火山岩、碱性花岗岩在深断裂带的相伴出现称为(后造山)三位一体.表明多宝山岛弧带与松嫩地块的拼合时代大约在早石炭世。

关 键 词:后造山  晚石炭-早二叠  早石炭  拼合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