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由来、逻辑定位和基本结构
引用本文:黄其洪,于永成.论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由来、逻辑定位和基本结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7):33-38,79.
作者姓名:黄其洪  于永成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4
基金项目: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教改项目:基于经典读书会的哲学基础人才的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摘    要:黑格尔把市民社会看成是绝对精神实现自我意识的客观性伦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客观伦理精神的发展是以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三个阶段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展开的。在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中首次实现了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分离,把市民社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进行研究和论述,打破了以往把市民社会等同于政治国家的做法,展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的内在趋势。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对于需要和热情的分析,对于劳动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以及对法和国家的伦理本性的分析相对于前人都有很大的突破。这些要素对于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出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关 键 词:黑格尔伦理  家庭  市民社会  国家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