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博客选萃
引用本文:王波.博客选萃[J].新世纪图书馆,2007(2):82-84.
作者姓名:王波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图书馆
摘    要:图书馆学本应该是一门包含丰富内容、高雅情趣和无限想象力的学科,可惜在铺天盖地的八股文章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员患上了“脑硬化”,成了生产文字花岗岩的机器,丧失了在工作和生活中发现美、展示美的能力,沦为刻板单调的书管家,享受不到工作的乐趣、生活的多彩。博客的出现,给图书馆员提供了从“化石”中苏醒的机会,先醒的图书馆员们像是小松鼠钻出了雪窝窝,磕着文字的松籽,给我们吐出了春天的气息。下面的几篇文章,共同的主题是论述电影中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文字生动、内容新奇,表明我们的图书馆员还没有僵化到不可救药,一旦苏醒,聪明活泼不亚于作家、歌手。小说、电影中的行业角色的形象,往往是这个行业的社会形象的集中的典型的反映,是行业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检讨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术反思值得关注的现象。对小说、电影中的行业角色形象的研究不仅是严肃的,也是有趣的。可是这样的既严肃又有趣的研究,往往让美国人抢了先,不能不令人三思:服务于同一个行业,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这或许就是创新型国家和非创新型国家的差距,就是有趣人群和无趣人群的差距。美国学者很善于从电影中发现学术问题,不仅图书馆学研究方面有《电影中的图书馆员,1917-1999》这样的专著,其他学术领域也是如此。我国青年学者朱靖江曾翻译过美国人保罗·伯格曼等著的《影像中的正义——从电影故事看美国法律文化》,就是拿电影说事的法学专著。这些研究说明一个道理,学术是有趣的,研究是做不完的,学科一直是有空白的,关键看您是不是一个有心人。编选这个专题的博客文章的意图很明白:中国还缺少一本研究电影中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的专著,就看是谁拿下这个空白了!如果我是图书馆视听部的馆员,或者我是出版社的社长,或者有人投资让我牵头编选,别人不抓紧,拿下这样一本专著的人可能就是我了。

关 键 词:博客  图书馆学研究  图书馆员  电影故事  创新型国家  社会形象  学术反思  青年学者

Selected Cream in Blog
Authors:Wang Bo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