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贫困类型与政策含义:西部民族山区农村的贫困人口——基于恩施州的实证研究
引用本文:谭贤楚,朱力.贫困类型与政策含义:西部民族山区农村的贫困人口——基于恩施州的实证研究[J].未来与发展,2012(1):109-113.
作者姓名:谭贤楚  朱力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理论和制度构建研究》(10JZD003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贫困问题一直是我国政府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之一。基于农村社会发展的客观差异和市场经济的完善,农村的贫困人口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为了应对民族地区农村在转型期贫困现象及其贫困人口的新变化,以贫困及贫困人口的认识为逻辑起点,本文在恩施州个案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理性分析认为西部民族地区转型期的农村贫困可划分为"生存型贫困、温饱型贫困、发展型贫困"三种基本类型,从而为民族地区转型农村的扶贫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 键 词:民族地区  恩施州  农村贫困人口  贫困类型  政策建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