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概念如何描述,怎样结构?——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分解式阐释
引用本文:吴翔宇.概念如何描述,怎样结构?——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分解式阐释[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94-102.
作者姓名:吴翔宇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中国文学视域下儿童文学发展史”(21&ZD257);
摘    要:对于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的界定存在着“描述性”与“结构性”两种理路,也由此衍生出并不相同的概念意涵。中国儿童文学元概念可以分解为“中国”“儿童”与“文学”三个关键词,但其语法关系不是三者语义的机械叠加,而是在现代中国的情境下以“文学”为内核、“儿童”为显征的动态结构过程。在中国儿童文学的结构体系中,“儿童”是一个现代概念与知识,它的“发现”和“发明”均体现了现代知识的重构,也由此规约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性质。儿童文学是“儿童”的“文学”,基于“儿童”前摄义项的嵌入而使其成为现代中国的“新文学”类型。将儿童文学置于中国的情境,意味着在将儿童文学历史化的同时也将“中国”问题化与再结构化,从而展现了中国人立足本土情境探寻“儿童之为儿童”与“文学之为文学”的主体性逻辑。

关 键 词:中国儿童文学  元概念  分解式阐释  描述性概念  结构性概念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