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黑暗的心》:从审美到伦理的“恐惑”
引用本文:关贞兰.《黑暗的心》:从审美到伦理的“恐惑”[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37-40.
作者姓名:关贞兰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在叙述结构上采用了套层式叙述,外层是海员讲述的马洛的故事,内层是马洛讲述的库尔兹的故事,而外层马洛的故事和内层库尔兹的故事之间没有清晰的界线,马洛讲述的库尔兹的故事成为马洛故事的自我反射。在审美形式上,叙述的内外界线被模糊,构成了"恐惑"式叙述;在伦理意义上,作为欧洲文明使者的马洛从库尔兹身上窥到了以文明自居的欧洲人内心深处暗藏的野蛮本性。欧洲文明的神话被颠覆,欧洲与非洲、文明与野蛮之间的界线被模糊,从而构成了弗洛伊德意义上的"恐惑"。《黑暗的心》从审美到伦理,都是一部"恐惑"的小说。

关 键 词:《黑暗的心》  弗洛伊德  恐惑  复影  审美  伦理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