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同伴互动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分析与未来展望
引用本文:王宇,陈晨,杨韵莹,郑娅峰,董艳.同伴互动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分析与未来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22(2).
作者姓名:王宇  陈晨  杨韵莹  郑娅峰  董艳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墨尔本大学教育研究生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TEM教育情境下同伴互动的脑协同机制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62177011);2019年度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在线教育中学生交互行为分析研究”(项目编号:2020-cx-030)。
摘    要:同伴互动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揭示其内在学习机制与规律对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果具有积极意义。认知神经科学为大脑交互研究提供了基础,打破了以往无法解释互动学习模式的认知黑箱,为多维视角探究同伴互动的内在机制提供了跨学科研究的新路径。研究通过探寻同伴互动的认知科学神经基础与技术应用,揭示出现有研究聚焦于发现或验证单一互动行为的神经指标、复杂互动行为背后人际脑同步指标及其影响因素。已有成果为聚焦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实践提供融合生理、心理和行为三者模态数据的有效根据,为教师优化学生协作学习的策略提供科学、精准的依据。最后,作者从数据融合、情境聚焦、设备研发、方法整合等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同伴互动  认知神经机制  神经影像技术  人际脑交互  协作学习

Analysis of Cognitive Neural Mechanisms of Peer Interac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
WANG Yu,CHEN Chen,YANG Yunying,ZHENG Yafeng,DONG Yan.Analysis of Cognitive Neural Mechanisms of Peer Interaction and Future Prospects[J].E-education Research,2022(2).
Authors:WANG Yu  CHEN Chen  YANG Yunying  ZHENG Yafeng  DONG Yan
Institution:(Schoo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Beijing 100875;Melbourne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Melbourne Australia 3010;School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Zhengzhou Henan 450016)
Abstract:
Keywords:Peer Interaction  Cognitive Neural Mechanism  Neuroimaging Technique  Interpersonal Brain Interactio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