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识字之母——语言环境——浅谈“九义”教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引用本文:吴碧婵.识字之母——语言环境——浅谈“九义”教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1995(Z1).
作者姓名:吴碧婵
作者单位:广东和平县
摘    要:《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识字教学要改进方法,提高质量.”怎样改进教法呢?大纲强调:要在语言环境中识宇.根据大纲的精神,我们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谈几点见解.一、创造语言环境识字义务教材小学语文第一册的编排,几乎每一生字词都配有一幅图画,也就意味着识字先识图,从图中引出语言,再从语言中引出生字.怎样识图呢?首先应从低幼衔接,注重发展语言.儿童在人学以前,尽管大部分不识字或识字量很少,但口头语言已有相当的基础,一般能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就是最基本的语言环境.如学“山”字时,先引导学生看图,再提出:图上画的是什么?(山)你们平常能看到山吗?都有些什么山?(经常看到山,有大山、小山,有青山、土山、石山,一座连着一座.)学生的回答就是新创造的语言环境.此时,教师就应借助这个语言环引导学生学习“山”字.重点是字形,难点是字音“sh(?)n”,翘舌音对广东人来说比较难掌握.字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