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游记》以假乱真模式的艺术价值及其成因
引用本文:宋慧然.《西游记》以假乱真模式的艺术价值及其成因[J].现代语文,2005(7):16-17.
作者姓名:宋慧然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小说<西游记>多次采用了以假乱真的创作模式.所谓以假乱真模式是指作品中原有一个人物形象,后在小说故事发展过程中又出现一个与原有的人物形象外形相类似的形象,并与原有的人物形象产生矛盾,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大故事的容量.<西游记>中的以假乱真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并不出现真假难分的场面,假象与真象之间矛盾并不激烈,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由假象来推动.如孙悟空变成的假牛魔王、假有来有去,观音变成的假凌虚子,红孩儿变成的假观音,牛魔王变成的假八戒等.另一类是出现真假难分的场面,假象与真象之间有激烈的矛盾斗争,故事情节的发展由假象与真象共同推动.如第五十七回里的真假孙悟空,连观音也不能分辨清楚,于是真假孙悟空上天入地,一直争论打斗到如来佛祖那里.众多的以假乱真使<西游记>这部小说异彩纷呈,给人以妙趣横生,目不暇接之感.

关 键 词:《西游记》  艺术价值  中学  语文  古典小说  创作模式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