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艺术语言的表达效应与可接受性
引用本文:周芸.艺术语言的表达效应与可接受性[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0(4).
作者姓名:周芸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云南昆明650092
摘    要:作为一种颇具韵味的语言艺术 ,艺术语言的符号通过自然的情感逻辑来显示其结构和脉络的“意合性”与“神摄性” ,从而在物质材料上为艺术语言的表达效应提供了美学基础 ,同时也使艺术语言的表达效应必须穿透一种侧重于写意的隐喻形式 ,才能获得破译。虽然这种符号形式在可接受性上不易为受话主体把握 ,极有可能导致艺术语言的表达效应的流失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由大量的不合格的艺术语言符号形式所导致的艺术语言表达效应丧失殆尽的情况。艺术语言符号形式的可接受性 ,是特定社会文化风貌的重要组成方面 ,也是民族文化素质的重要表现之一

关 键 词:艺术语言  表达效应  符号形式  可接受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