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永乐大典》与《古今图书集成》
引用本文:郑麦.《永乐大典》与《古今图书集成》[J].历史教学问题,1982(1).
作者姓名:郑麦
摘    要:《永乐大典》是我国丰富文化遗产中最为巨型的典籍之一。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约计三亿七千万字。装订成一万一千○九十五册,内有许多精致的插图,图文并茂。参加编校、缮写、圈点等工作的共三千多人,历时三年多才告完成。公元一四○三年,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夺取帝位后,改元永乐。自有一班旧臣怀念故主而心中不平。朱棣自知不可力服,借稽古右文之举,以图消弭草野私议。遂起用解缙、胡广、黄维、胡伊、杨士奇、杨荣、金幼孜等七人参加翰林院,创议编纂《永乐大典》。朱棣对解缙等说:“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穰,不易检阅,联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庶几考索之便,如探囊取物尔……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该年七月开馆,由解缙担任总裁,到永乐二年(公元一四○四年)十一月编成,赐名《文献大成》,这就是《永乐大典》的前身。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