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初唐诗坛的光辉
引用本文:卢国栋.初唐诗坛的光辉[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6(2).
作者姓名:卢国栋
摘    要:“诗必盛唐”,这是论诗者传统的观念。相形之下,初唐却是一个备受冷落的时代。初唐诗同样被忽略,更谈不上应有的反响和评价。但实际上,初唐诗是开唐一代诗风,由六朝的统靡华艳、空洞无物向健康向上、雄浑博大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环节。从太宗君臣到王绩、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以及沈桂期、宋之间等,大都从理论到创作,在性情、声色诸方面为盛唐作了准备,对于诗风的改变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大唐帝国的建立,结束了四百多年来社会动荡不安的局面,把人民所渴望的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逐渐变为现实。作为一位英明的开国皇帝,唐太宗深深地懂得“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帝京篇十首·序》)的道理,贞观重臣也都很重视“文之为用”,可以“经纬天地”、“匡主和民”(魏征《隋书·文学传序》的作用,同时,他们都牢记梁、陈、隋几代君主“偏尚淫丽之文”、“无救乱亡之祸”以陈书·后主本纪》)的深刻教训。因此,都把革除浮靡文风看作革新政治的一项内容。“……《甘泉》、《羽猎卜…·叶子虚》、《上林》…… 此皆文体浮华,无益劝诫……其有上书论事,词理切直,可种于政理者,联从与不从,皆须备载。”(吴兢《贞观政要·文史》)然而太宗又懂得“礼乐之作,盖圣人缘物设教,以为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