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王学奇先生等的辉煌巨制《关汉卿全集校注》(以下简称《校注》),熔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炉。既适合专业工作者使用,又适于一般读者阅读。王先生为古典文学研究领域走出了一条新路。因此,可以说《校注》是一项开拓性的工程,它把束缚于象牙之塔的东西拉回到最广大的人民中间,让众多的民众享用,这是对关作的大解放、大推动。这与王先生的群众观点分不开的。先生历来主张:关汉卿及元曲是属于人民的,不是专家、学者手中的专利,应该通过我们的研究,把束之高阁的东西还给人民群众;学术研究也不仅仅是学者的专业,更不是学者在书斋中的自我陶醉,而应面向社会,面向大众,积极参与现代生活,做到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先生不仅在治学方面如此,而且在待人接物、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无不从群众观点出发。 对于《校注》,常林炎先生在序言中谈到了它“两适于”的特点,许多评论者也提到它雅俗共赏、普及化的问题。但笔者以为,这些文章都没有很好地强调“俗”的方面,亦即大众化的问题。故笔者不揣浅陋,试作简单分析。 改革版式。现在的中、青年,都习惯于书籍的横排版。《校注》改竖排为横排,这就扩大了读者群,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也适合读者的目力和习惯。 改繁体字为简化字。现在的青年人,阅读古书的障碍,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