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文本理解的张力: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智慧的解释学视角
引用本文:周险峰.文本理解的张力:中国古代儒家教育智慧的解释学视角[J].教育史研究,2007(2):12-16.
作者姓名:周险峰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湘潭400201
基金项目:本文为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5ZC72)的部分成果.
摘    要:教学文本是一种内含价值的符号系统,教学活动主体基于自身的经验接受文本意义或生成意义。这决定了教学中的文本理解始终处于两难,这种两难就是解释学发展史上所谓的理解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理解的趋同性与创造性以及意义的确定性与多元性的“解释学冲突”。在化解这种冲突,解答新课程教学出现所谓的预设与生成的困惑等方面,儒家教育的文本理解智慧能给人有益的启发。

关 键 词:理解的张力  预设  生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