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年“低欲望”的“困”“惑”与韧性调整
引用本文:同雪莉.青年“低欲望”的“困”“惑”与韧性调整[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62-172.
作者姓名:同雪莉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项目:2023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网生代青少年抗逆力的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研究”(23BKS156)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从20世纪90年代的“无所谓”“寄生”“傍老”“啃老”,到随后的青年“丧”“废”“佛系”,直到如今被广泛使用的“躺平”话语,不断表达着青年“低欲望”的社会现实。青年“低欲望”现象开始于对青年另类表达的批评反思,流行于网络文化中的压力讨论,至如今已有泛化、大众化之势。青年“低欲望”现象是时代青年逃避现实、遭遇生命意义危机及自我效能感低下形塑的结果,是对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消解。对青年的心理韧性的塑造需从促进消极后果最小化的应对策略向积极后果最大化应对策略的转化,实现应对过程的韧性调节;通过社会责任品质的培养以促进其社会网络的联结,完善韧性保护机制;引导青年树立意义导向的生活目标以促进青年在积极情境中寻找意义、消极情境中创造意义,提升青年韧性能力。

关 键 词:青年  “低欲望”  韧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