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另一个角度看《错误》
引用本文:林喜杰.另一个角度看《错误》[J].中国小学语文教学论坛,2005(30).
作者姓名:林喜杰
作者单位: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诗歌研究中心 100037
摘    要:笔者认为《错误》这首诗比较适合运用20世纪40年代诗论家袁可嘉提出的“诗歌戏剧化”理论来解读。诗歌戏剧化并非要把一首诗看成是一出戏剧,而是指诗歌中含有某些戏剧化的因素。下面试用戏剧化理论解读《错误》:首先,场景的空间转换诗歌以一种立体的、戏剧的行为开始,“我打江南走过”把诗歌的大背景放在江南。江南,温婉、明丽、灵动,这种特定情绪烘托出“戏剧情境”,它所要力求刻画体现的是一种“行动中的灵魂”,所以我们不能说诗中的“浪子”就是诗人自己。“我”以一种动态的方式出现了,接下去“那等待的人”也出现了。“那等在季节里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