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让课堂从"完美"走向"缺憾"
作者姓名:孟静
作者单位:成都美视国际学校 四川成都610041
摘    要:教育科学本身就是一门"缺憾美"的学问,没有教育实践中的种种缺憾,就无从发现教育的规律以构建教育学理论不断发展的逻辑体系.真理也是不完美的,从历史主义的视角来看真理本身,它便是一个过程,并不穷尽于它的目的,而穷尽于它的实现;就其实现的整体而言,"也不仅是结果,而是结果连同其产生的过程".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讨论的"至上性"的完美真理是不存在的.同样,课堂行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课堂本身的情境性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就决定了我们的课堂不再是通过教师的设计获得一种规范化、可预测的策略体系,也不是仅仅按照预先所确定的指标进行的标准化模式,这就是说,教学中根本没有什么按部就班的"完美课堂".事实如此,并不存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无可挑剔的课堂;但是,看似缺憾,一个个教学环节却往往能够有机地构建另一种"完美",这不是形式上的完美,而是意义上的完美,后者才是更为真实、更有价值的理想状态.它的出现,要求教师能够正确理解缺憾,要求教师的行为更加多元化.

关 键 词:完美 课堂 教育学理论 缺憾 发现教育 教育科学 教育实践 真理 《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
文章编号:1008-9144(2005)01-0086-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