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理主体性教学”理论认识及其课堂操作环节
引用本文:陈国平,孙德勤.“地理主体性教学”理论认识及其课堂操作环节[J].江苏教育研究,2013(32):24-28.
作者姓名:陈国平  孙德勤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江苏省张家港市崇真中学
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地理主体性教学案例研究"(课题编号:JK9-L23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一、关于"地理主体性教学"的理论认识1.教学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我们古人发明的繁体字很有意思,它兼顾象形和会意,深刻而又直接地表达出先人对这一字义的理解。我们来看一下"学生"中的"學"字。学字上部的"爻"表示交往。上面的"×"表示的是和文化的交往;下面的"×"表示学生之间的交往。"爻"的两侧,形似大人的手,表示着大人伸向儿童的参与交往的双手。从"学"字字首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是一种以儿童(学生)为中心的交往活动。

关 键 词:主体性教学  学生主体性  教师  交往活动  理论认识  教学观念  课堂教学改革  地理教学  意义学习  学习能力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