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论六朝骈文中的"马蹄韵"
引用本文:陈鹏.论六朝骈文中的"马蹄韵"[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5(4).
作者姓名:陈鹏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基金项目:河南师范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六朝骈文的形式及其文化意蕴" 
摘    要:骈文不属于韵文,"马蹄韵"虽以"韵"相称,却并不是用于韵而是用于平仄的一种声律规则.因为骈文的篇幅远远长于对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不可能都要有规律可循,所以六朝骈文中的马蹄韵只包含句脚规则,并不包括句中规则,即对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尽管魏晋时期的文人已开始追求声韵美,但他们并没有在骈文创作中尝试使用马蹄韵.刘宋时期,范晔、谢庄通习音乐,精于声律,尤其是范晔骈文中对句句脚平仄相对的例子已经很多,但在对句句脚使用马蹄韵的地方,只有零星几处,很可能只是无意的巧合.永明文人在骈文创作中仍未自觉地使用马蹄韵,即使是那些篇幅较短的文章也未能全篇音调马蹄.在梁代前期,已出现通篇或接近通篇在句脚音调马蹄的骈文,但只是极少数,且集中于体制短小、形式精美的谢物小启.到了徐陵、庾信,多种文体已出现通篇或接近通篇在句脚使用马蹄韵的骈文.徐、庾二人的骈文多能遵守马蹄韵,但并不拘泥,视文意之需要而常稍作变通.至于一联之中的平仄相间,联与联之间的平仄相对,则相对不如马蹄韵那样严格.

关 键 词:六朝  骈文  马蹄韵

Research on the Hoof-shaped Rhyme of Pian Wen in Six Dynastie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