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IGFBP3基因-185C>T多态与抗阻训练后肌肉力量反应的关联性研究
引用本文:许文鑫,姚绩伟,陈先梅,王菲,唐良华,杨永亮.IGFBP3基因-185C>T多态与抗阻训练后肌肉力量反应的关联性研究[J].体育科学,2013,33(7).
作者姓名:许文鑫  姚绩伟  陈先梅  王菲  唐良华  杨永亮
作者单位:1. 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108
2. 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3. 福州黎明职业技术学院公共体育部,福建福州,350002
4. 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福建师范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基金
摘    要: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基因-185C>T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非惯用手上臂抗阻训练后肌肉力量反应的关系.方法:选择福建省某大学健康的大学生600人参加本次研究;使用标准化的调查表获得受试者的基本资料;在受试者进行非惯用手上臂抗阻训练前后,使用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ISOMED2000,德国D&R公司)测定双侧肘部屈肌最大随意收缩量(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MVC)和双侧肘部屈肌单次重复最大肌力(one repetition maximum,1-RM),使用磁共振成像(MRI) 1.5T系统(MAGNETOM Avanto,德国西门子公司)测量双侧肱二头肌横断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采用高通量实时荧光定量PCR系统(7900HT,美国ABI公司)检测IGFBP3-185C>T位点基因型.结果:IGFBP3-185C>T位点基因多态性与肌肉力量反应存在着关联;抗阻训练后,在男性和女性受试者中CC基因型个体训练手MVC值分别增加了22.5%和24.5%,同时,分别在两组受试者中,CC基因型个体训练手MVC值变化量均显著高于CT、TT基因型个体(P<0.05);在女性受试者中,CC基因型个体非训练手1-RM值和训练手CSA值分别增加了17.4%和21.1%,同时,CC基因型非训练手1-RM值和训练手CSA值均较CT+TT基因型个体显著增加(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T等位基因的增加男女训练手MVC值及其该变量以及女性非训练手1-RM和训练手CSA值均逐渐降低,趋势检验发现,具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结论:IGFBP3基因-185C>T位点与受试者抗阻训练后肌肉力量反应存在着关联.

关 键 词:IGFBP3  多态性  单核苷酸  肌肉力量反应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